《孩子們都很好》剛剛斬獲金球獎喜劇類最佳影片與最佳女主角大獎。這不僅僅是一部關于同性戀的家庭倫理片,也是一部探討愛、欲望、責任與婚姻的治愈電影。
好萊塢每年都會有一部治愈系電影,從眾多的文藝小片里脫穎而出,比如《陽光小美女》、《在云端》??赐赀@樣的電影,一般都會對未來生活充滿希望,在笑過哭過之后,感受到家庭的溫暖、親情的重要、互相關心和理解的必要。這些影片的中心思想其實都很簡單,但好萊塢的文藝片導演們,總是每年都能找到一個好故事,把這個道理再講一遍。今年的好萊塢年度治愈電影,就應該是這部《孩子們都很好》。
2009年的奧斯卡頒獎禮上,西恩·潘憑借《米爾克》終于拿到影帝?!睹谞柨恕返墓适滤l(fā)生的年代,同志們仍然要為自己爭取最基本的生活空間而斗爭。那時,他們?yōu)榱斯饷髡蟮毓_自己的性取向,必須發(fā)起社會運動。而到了《孩子們都很好》的年代,成家立業(yè)并且有子有女的女同志夫婦(夫婦這個詞可能不妥,也許應該針對同性婚姻創(chuàng)造出新的詞匯來),已經(jīng)可以充分地享受先輩們的斗爭成果,并且,和正常的夫妻一樣,面對中年危機。這樣一來,同性戀題材的電影就徹底擺脫了《斷背山》式的悲情。
在近日頒發(fā)的金球獎上,《孩子們都很好》拿到了喜劇類最佳影片獎,主演安妮特·貝寧則奪得了最佳女主角桂冠。如此驕人成績,不知是否可以作為一個“同性關系越來越融合到美國主流文化之中”的標志,畢竟,這部電影不再是控訴腔調,而是充滿了家庭之中的煩惱與歡笑。很快就要揭曉的奧斯卡獎名單里,頗受人們關注的焦點是:《孩子們都很好》能否突破《社交網(wǎng)絡》的壓倒性優(yōu)勢有所斬獲?
依舊是好萊塢的核心家庭價值
假如換成一對普通男女作為主角,這個故事就未免有些無聊和老套了:將近20年的婚姻生活越來越平淡,孩子們處于青春期,全職主婦因為沒有事業(yè)而充滿危機感。這時候,第三個人出現(xiàn)在婚姻中,接著是背叛、原諒與救贖的戲碼,最后是大團圓。不過,當電影的主角更換為一對女同志,戲劇性就大大不一樣了。再加上她們的關系中出現(xiàn)的第三個人,正是她們的孩子們生理學意義上的父親——多年前,他捐精給精子銀行,她們精挑細選后選中了他的那些“子孫”,先后生下了一女一子。
在這個有兩個母親,卻沒有一個父親的家庭里,安妮特·貝寧飾演的妮可承擔著傳統(tǒng)的父親角色。她是成績斐然的醫(yī)生,收入優(yōu)渥,但也忙碌不堪,承受著極大的壓力。朱麗安·摩爾扮演的朱爾斯則是全職主婦,雖然畢業(yè)于建筑專業(yè),也總有諸多創(chuàng)業(yè)夢想,但兜兜轉轉仍然還是圍著家庭打轉。而無私捐精的馬克·拉法羅扮演的保羅,是一個開著餐館、擁有一座有機農莊但生活怎么也穩(wěn)定不下來的老光棍。當保羅忘記自己少年時的捐精往事時,已經(jīng)成年的大女兒喬妮,在弟弟萊塞的要求下,與精子銀行取得聯(lián)系,找到了他們的“父親”。
用流行的星座理論看,妮可應該是處女座,她有偏執(zhí)般的潔癖,對家人有強烈的控制欲,用盡全力要告訴其他人,同性戀家庭也可以很完美。孩子們的確都很好,女兒很優(yōu)秀,兒子雖然只會跟著一個疑似腦子進水的伙伴做跟屁蟲,也算好孩子。但要平衡工作和生活,她需要更多的能量。保羅的出現(xiàn)讓她本來就已經(jīng)緊繃的神經(jīng)處于崩潰邊緣,于是,她與朱爾斯之間本來就已經(jīng)有些緊張的關系出現(xiàn)了危險的裂痕。保羅對這個家庭來說,是一個尷尬的闖入者。多年前,妮可和朱爾斯之所以雙雙選擇了他的精子,是由他的國際政治專業(yè)而認為他應該是一個優(yōu)秀青年。但她們沒想到的是,保羅最終輟學,過著有些嬉皮的生活。她們更沒想到,朱爾斯和保羅之間會產(chǎn)生強烈的化學反應,甚至危及這個家庭。這個家庭的出現(xiàn),對于一向生活得不負責任且人到中年的保羅,同樣是巨大的沖擊——他居然有了“安定下來,和朱爾斯一起組成一個家庭”的愿望。而這在妮可看來,完全就是攫取勝利果實的“下山摘桃”的行為。
如果保羅成功了,這就不再是一部好萊塢式的治愈電影了。拋開性別的種種吊詭,這部電影中的人們,面對中年危機,無論什么性別的婚姻都一樣。不論是妮可的抓狂、朱爾斯的軟弱,還是保羅突然爆發(fā)的成家愿望。如果朱爾斯跟保羅走了,這部電影就不再是喜劇了,好萊塢所崇尚的核心家庭價值,就算面對同性家庭也一樣。保羅變成她們之間的一個插曲,有些破壞性作用,但最終家庭還是要回到正軌。
性別喜劇
去年的年度女導演,應該是《拆彈部隊》的凱瑟琳·畢格羅,而今年的年度女導演,恐怕就是麗莎·查羅登科。她本身就是一個女同志,她的孩子也是由人工授精得到的。這樣的一部電影,恐怕也只能由一個女同志來執(zhí)導,否則總會引來各種爭議或懷疑。她也是電影的編劇,這大大加強了電影的可信度——畢竟不是所有人都對同性戀婚姻有那么深入的了解,尤其對于女同志們的感情世界,很多人更是十分陌生。
如果一個性取向正常的導演,拍出女同性戀與男性歡娛的場面,不知道要招來多少唾沫,不過由女同志導演來拍,就不一樣了。麗莎·查羅登科在接受《紐約時報》采訪時稱,她并未強調與男性出軌是否更罪加一等,只是說,但凡出軌都算越界,原因則應該是出于當事人的一種渴望。這段出軌戲拍得喜劇感十足,朱爾斯對著久違的男性那話兒,大聲喊道:“你好!”而她和妮可需要通過觀看男同志的av電影來助興的場面,也拍得讓人愉快,完全不會淪落到供人獵奇的猥瑣境界。尤其是朱爾斯一本正經(jīng)地向她們的子女解釋,為什么兩個母親需要看男同志av電影的場面,簡直有爆笑效果。查羅登科曾拍過不少關于女同性戀的題材,掌握喜劇和溫情之間節(jié)奏的能力也上佳,難怪這部電影獲得一片好評。
假如沒有演員的出色發(fā)揮,查羅登科的才華也無用武之地。安妮特·貝寧是著名的老戲骨,曾多次被提名奧斯卡獎最佳女主角,但至今沒有加冕。她演繹的這個角色,好似保護自己領地的雄性動物,但內心又有女性的溫柔特質,本身討巧但又很難詮釋。不知金球獎之后,能不能為她真正加冕奧斯卡影后——這大概要看評委究竟中意使盡渾身解數(shù)來演的娜塔莉·波特曼,還是演得也同樣用力,但不至于全身肌肉繃緊的貝寧。
《孩子們都很好》的劇本最初是為朱麗安·摩爾量身定做的,雖然她的演出也頗出彩,但還是貝寧的雙性特質角色更吸引眼球。馬克·拉法羅的角色,似乎是對性取向普通的直男的嘲諷:永遠年輕,永遠在路上,卻永遠不知道究竟該如何負責任。在諸如《禁閉島》之類電影里始終表現(xiàn)出色的拉法羅,在這部電影里巧妙地拿捏著表演火候,代表著一種看似浪漫但不切實際的生活方式,稍微不注意可能就會變成一個男花瓶。不過最后,他卻是讓很多人覺得這部電影更加好看的大功臣,人們有可能會為他的失落而感到黯然神傷。
美麗人生講什么,影評這個殺手不太冷講什么泰坦尼克號影評福州森林公園福州西禪寺福州西湖公園怎么樣福州石竹山福州有哪些景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