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德克巴萊》觀后感
沒有宣傳,沒有明星,沒有花哨的片名,沒有費盡心思的炒作,如果不是眾多影視名人推薦,不是萬達院線一紙力挺的聲明,想來我也不會去看這部片名讓人摸不著頭腦的電影。觀影完畢,久久沉浸其中,被深深觸動。一段臺灣原住民抗擊異族人統(tǒng)治的歷史,對于我們來說,太過陌生。臺灣曾被日本統(tǒng)治50年這個事實,竟也是在我初次臺灣行時才知道的。簡單的說,這是一段臺灣抗日歷史的縮影,不同的是,我們熟知的是抗擊日本侵略,臺灣是抗擊日本統(tǒng)治。被侵略時的恨是愈來愈深刻的,而被統(tǒng)治時的那種恨,也許會在文明的掩護之下漸漸睡去,面相上的繁榮,日語對全民的教化,部落之間爭斗的平息,為了留住種族的忍耐,都足以讓那種恨漸漸睡去。睡去二十年之后,抗爭的力量爆發(fā)了。明知抗爭就會死,種族也可能因抗爭滅亡,然而他們還是義無反顧的選擇了抗爭。如果文明就是讓我們卑躬屈膝,那就讓他們看看野蠻的驕傲”。當真正的戰(zhàn)斗來臨,他們選擇血祭祖先,選擇如何去死,而不是生或死。女人們?yōu)榱斯?jié)約糧食給戰(zhàn)斗的男人,上吊而死,一人被圍攻的男人,轉(zhuǎn)身躍入萬丈深淵,或者刺刀刺向自己,中毒的男人,讓同伴攙扶著上吊而死,中搶的男人,祈求同伴殺死自己。死亡的方式死亡的場面,貫穿整部電影。世界盡是漫天飛舞的血色,在郁郁蔥蔥的大森林里,在清澈寧靜的溪流旁。然而,若非那噴濺而出的血色,你怎能知道男人的血性是這般的重要。“真正的人可以輸?shù)羯眢w,但是必須贏得靈魂”,賽德克巴萊,意思正是真正的人。正是在那貫穿全場的血腥中,我讀到了男人的血性,觸摸到了靈魂的尊嚴。“那是我們的山,那是我們的溪,我們在獵場追獵,我們在溪中取水,愿我為此獻出生命。彩虹出現(xiàn)了,一個驕傲的人走來了,是誰如此驕傲啊,是你的子孫。”,部落首領(lǐng)莫那的內(nèi)心獨白,在和父親的歌謠聲中散播開來。“我們死了,子孫怎么辦,他們還有驕傲。”沒有大而全,沒有主義,沒有口號,沒有政治綱領(lǐng),沒有鼓吹,血性的男人,清澈的溪流,茂密的森林,人和自然,是這個抗日影片的全部。
宮崎駿《魔術(shù)師》影評《泰囧》影評:范冰冰,山寨版的“瑪麗蓮·夢露”?竊聽風暴影評觀《新少林寺》有感《搜索》影評:又和你在一起電影《碧海藍天》觀后感電影《暖》觀后感《革命之路》影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