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小孩不笨2》觀后感
上周,老師組織我們班的同學在課上一起觀看了《小孩不笨2》這部影片。影片非常精彩,既詼諧搞笑,又發(fā)人深省,具有非常大的教育意義。其中也不乏引人落淚、讓人感動得泣涕漣漣的畫面,看著那些孩子在父母的誤解和呵斥下從原來的好孩子漸漸變成無惡不作的壞孩子,我不禁為他們捏一把汗,更惋惜他們竟會變成這般摸樣,心中的痛惜和遺憾難以言表,感觸油然而發(fā)。影片是用杰利的口吻進行敘述的。在影片的開頭伊始,屏幕上就出現(xiàn)幾個問句:“你最后一次稱贊別人是幾時?你最后一次被別人稱贊又是幾時?很久了,對嗎?”看到這么幾行字,我已經(jīng)進入了深深的思索之中。我想起了我的童年,確實是像影片中的孩子們一樣,不管做得多好,大人們永遠都嫌不夠,從來沒有給過我鼓勵和贊美的話。我們的進步的不到肯定和贊揚,久而久之,我就覺得再怎么努力也沒有用,又沒有人會肯定我獎勵我的進步。由此,我明白了稱贊的力量是有多強大。俗話說:“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確實如此,語言就是一把無形的雙刃劍,要是你給別人的是贊美、肯定、鼓勵的話語,這把“劍”就是一把祛除聽的人心里自卑、膽怯、自責等阻礙進步有損害身心健康的毒瘤的利劍;要是你對別人說的是貶低、訓斥、責罵的話語,這把“劍”就是刺殺對方,把對方的心割裂的支離破碎、涂了劇毒的魔劍。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上,只要不是啞巴,都要用語言和周圍形形色色的人進行溝通和交流,怎樣運用語言,以達到自己想要的效果,就成為了我們必須學會的一門學問。每個人,總是有自己的尊嚴和人格的,所以人人都希望有人能肯定他們,給予他們一定的贊美和鼓勵。只有這樣,他們才覺得活著有意義,有價值。所以,我們要學會經(jīng)常贊美別人,事物都有好的和壞的兩面,我們不要總是把目光定格在別人的缺點上面,而是應(yīng)該用肯定的目光去發(fā)現(xiàn)他們身上的優(yōu)點,并加以肯定和贊揚。這樣,被稱贊的人就會覺得自己其實是被人在乎和關(guān)心的,自己所付出的被人肯定了,再怎么辛苦、再怎么受委屈都是值得的了。而且,還會改變他們對世界和人心善惡的看法。贊美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很多差點就走上不歸之路的人,這個說法一點也不夸張。我曾看到過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孩子失去了父母,成為了孤兒。因為沒有人照顧,他穿得破破爛爛、又臟又臭,所有的老師和同學都厭惡他、唾棄他、遠離他、恥笑他。起初,他只是感到很孤獨很傷心,漸漸地,同學和老師對他的恥笑和侮辱越來越變本加厲。特別是老師,就算他做的作業(yè)再好,也從來不給他應(yīng)得的分數(shù),還故意挑毛病。于是他再也忍受不住了,決定在圣誕節(jié)的時候在學校的飲用水里下毒,把那些侮辱過他的人都毒死。就在圣誕節(jié)即將來臨的前一周,他們班來了一個漂亮的女老師。學校的慣例是每個圣誕節(jié)前夜學生都要給老師送禮物,并且老師要在全班同學面前把禮物拆開。他為難了,家里一無所有,老師的禮物怎么辦?于是他決定還是把之前被其他老師厭惡的拒絕的禮物拿出來送給這個老師。平安夜那晚,他膽怯地把禮物交給了老師,等待著不堪入耳的嘲笑。老師慢慢地把禮物打開,里面是一瓶用了一半的香水和一個有裂紋的假玉石手鐲。老師看到這些并沒有半點嫌棄,拿起手鐲戴在手上,并且把香水灑在空氣中,深吸一口氣說:“真香!多好哇!謝謝這位同學這么精美的禮物!”這時候,他的眼淚奪眶而出,心里面那個邪惡的念頭一瞬間蕩然無存。之后他像變了一個人似的,埋頭苦讀,終于成為了一個鼎鼎有名的科學家。在多年以后,這位女老師收到一封信,上面只有一句話:“是你的贊美拯救了我即將枯竭和已經(jīng)扭曲了的心靈!”是啊,不管是從這個故事還是這部影片,我們都可以看到贊美對一個人的影響有多大。它們是我們懂得了要多贊美別人,而不是對別人的優(yōu)點和進步視而不見,而對缺點和不足就吹毛求疵。我想,再過幾年,我即將初為人師,一直以來我總以為不能過多的稱贊別人,特別是那些年少氣盛的孩子、學生。因為我總認為,要是贊美了他們,就會助長他們的驕傲和盛氣,下次他們就會沾沾自喜,驕傲自大。只有不斷的厲聲教導他們,鞭策他們,才會讓他們有更大更多的進步?,F(xiàn)在看來,我這個想法是大錯特錯,還好及時看了這部教育意義重大的影片,不然我就要成為毀壞祖國棟梁的千古罪人了。影片另一個發(fā)人省醒的是父母與孩子之間溝通的問題。現(xiàn)在,很多父母都唉聲嘆氣訴說他們的孩子怎樣怎樣不懂事、如何如何叛逆、不聽話、難管教、愛頂嘴等等。特別是現(xiàn)在所謂的90后,有很多千奇百怪的想法,言行舉止都與以老一輩的人大有不同,沒有人能猜得出他們的心思,更不知道他們下一秒會有什么驚天動的的舉動。我也是出生在90年代,是一個典型的90后,我們不同于老一輩的人,我們愛幻想,有自己的夢想,有自己的個性和獨特的想法,不會因為懼怕失敗而停滯不前,敢愛敢恨、敢闖敢當、講義氣、膽大心細。但是這些在大人眼里看來,都是一無是處,不切實際,瞎折騰。于是,他們批評我們,處處對我們將加以管束。我們反抗不了,只有聽之任之,漸漸地變得沉默寡言,不愿意和他們說話,就是迫不得已的說話的時候也是簡單的“嗯、哦、啊”。久而久之,兩代人之間筑起的心墻越來越高,彼此的心都被封堵在密不透風的心墻里,沒有任何溝通和交流,彼此的聯(lián)絡(luò)也只靠赤裸裸的血緣關(guān)系來維系。其實大人們何嘗懂得我們其實是很渴望和他們心平氣和的交流的,但是他們永遠只會自己說,自己爽,一說就是一大堆,不管我們聽沒聽進去,更不容我們發(fā)表只言片語。這種只有一方在絮絮叨叨地說,一方默默無聲的聽的,怎么能溝通呢?所謂“溝通”,就是要良兩方勾連,才可以達到通的目的。所以,我們要想在和父母之間的這道鴻溝之間搭起一座橋,就要鼓起勇氣耐心地跟他們說明白這個道理,把自己心里的想法說出來。同樣,我們對待一切人也需要用溝通去了解對方,要學會傾聽,更要學會委婉地表達自己內(nèi)心的想法,讓對方容易接受。而不是一味的忍氣吞聲,默不出聲,心中的壓抑太久,一旦有朝一日爆發(fā),后果可能就沒那么簡單了。此外,影片中還有一個更重要的,教育意義更大的啟示。那就是家的定義。很多大人以為,只要自己拼命工作賺錢,給孩子們豐富的物質(zhì)生活就是愛他們,就是盡到了做父母的責任。其實不然,“養(yǎng)不教,父之過”做父母的不能整天只顧著賺錢,而忽略了對孩子們的關(guān)注和教導。其實很多孩子心里所謂的幸福溫馨的家,并不是家財萬貫的富足。而是父母親的陪伴和鼓勵,只要有父母的問候和關(guān)懷,就算吃的是糟糠,穿的是粗布,他們也會覺得內(nèi)心充實、溫暖,感受到家的濃濃親情。這才是孩子們對家的定義。另外,給我感觸很深的還有成才父子之間這一悲喜交加的故事。影片中成才的父親在臨死前才覺悟出:“沒有教不會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父母”從成才父子身上的故事,我領(lǐng)悟了許多道理。成才的父親之所以要在付出了生命這么慘痛的代價之后才讓成才“浪子回頭”明白他望子成龍的懇切心愿,不是因為他不愛成才,而是因為他太愛成才。愛子心切,卻不懂得怎樣去愛。只懂得“打是親,罵是愛”這種教育方法。從小就讓成才在拳打腳踢中成長,所以才導致了成才在學校里對老師和同學暴力相向、拳腳相加。這讓我醒悟,我們不單是要愛自己的親人,最重要的是要學會去愛他們,用怎樣的方式去愛他們,怎樣表達我們的愛,讓他們領(lǐng)會我們對他們的愛和殷切的希望。愛一個人的方式其實比愛還是不愛一個人更重要。不愛一個人,也許給他的只是短暫的痛苦和失意,但是愛一個人,要是不懂愛的方式,不懂怎樣表達愛,也許會讓他產(chǎn)生誤解、弄巧成拙。影片在成才贏得比賽冠軍和楊學謙父子冰釋前嫌、重歸于好并達成默契的完美結(jié)局中結(jié)束了。但是留給我們的啟迪卻永遠沒有止盡。以上只是我一些粗淺的感悟,我知道影片還有很多東西等待我去領(lǐng)悟呢!
電影《天注定》觀后感《忠烈楊家將》影評《毒戰(zhàn)》影評:最難讀懂的是人心《全城戒備》影評:軟科幻武裝硬動作,卻不見了陳木勝《紅色尾翼》觀后感觀《鄭培民》有感《火山對對碰》影評:我們?nèi)绾巫叩竭@一步《太極俠》觀后感